『半音』、『全音』為音階與音階中間的差距,稱為【音程】
以我們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:假設你人正在台北車站,想要到士林夜市晃晃並且透過坐捷運的方式到逹,很簡單的!你只要在台北車站上車後,在劍潭站下車即可。那來看看從台北車站到劍潭站這中間經過了那些站
路線:台北車站-中山站─雙連站─民權西路站─圓山站-劍潭站
台北車站的下一站是”中山站”,也就是”第一站”
台北車站的下二站是”雙連站”,也就是”第二站”。(同時也可以說”雙連站” 是”中山站”的下一站)
在音樂上所使用的音階為(以大調音階為例):
1 2 3 4 5 6 7
其實並沒有把 ”全部的音階” 寫出來,最正確的應該是
1 #1 2 #2 3 4 #4 5 #5 6 #6 7 1 #1 2…
也就是在1,2中間有一個#1(升Do)
也就是在2,3中間有一個#2(升Re)
也就是在4,5中間有一個#4(升Fa)
也就是在5,6中間有一個#5(升So)
也就是在6,7中間有一個#6(升La)
*每一個音階與音階之間的差距,定義一個『半音』(例如 1 到 #1 )
同時也定義二個半音的差距,為『全音』(例如 1 到 2 )
把音階和剛才提到的捷運站對應一下
1 -> 台北車站
#1-> 中山站
2 -> 雙連站
從台北車站坐到中山站,要坐一站
換句話說:1到 #1,要多一個半音
從台北車站坐到雙連站,要坐二站
換句話說:1到 2,要多二個半音(或一個全音)
在吉他上,格與格之間的音高各差距一個半音,也就是說按第一格的音比不按多半音;按第二格的音比按第一格多半音。如果是這樣,那就很easy啦!
以第六弦來說明:吉他第六弦的空弦音(不按任何一格)為 Mi
若按第一格,就表示為比 Mi 多一個半音,看看上面的音階表,不就是 Fa 嗎
若按第二格,就表示為比 Mi 多二個半音,看看上面的音階表,就是 #Fa
若按第三格,就表示為比 Mi 多三個半音,看看上面的音階表,就是 So
依此類推,其他弦也是如此哦!
註: 吉他各弦的空弦音,從第一弦(最細的)到第六弦(最粗的)分別為
第一弦: Mi (3)
第二弦: Si (7)
第三弦: So (5)
第四弦: Re (2)
第五弦: La (6)
第六弦: Mi (3)